主站

首页 新闻 正文
耕种帮 2025-07-23 07:43:00 2177浏览 编辑:耕种帮

收藏

分享

2177

绿肥的定义

一、绿肥的定义
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绿肥不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但要充分发挥绿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合理施用。
绿肥的定义
二、绿肥分类
1.按其来源分为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
①栽培绿肥,指人工栽培的绿作物
②野生绿肥,指非人工栽培的野生植物,如杂草、树叶、鲜嫩灌木等。
2.  按植物学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
①豆科绿肥,其根部有根瘤,根瘤菌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作用,如紫云英、苕子、豌豆、豇豆等;
②非豆科绿肥,指一切没有根瘤的,本身不能固定空气中氮素的植物,如油菜、茹菜、金光菊等。
3.  按种植季节分为冬季绿肥、夏季绿肥和多年生绿肥
①冬季绿肥,指秋冬插种,第二年春夏收割的绿肥,如鼠茅草、紫云英、苕子、茹菜、蚕豆等;
②夏季绿肥,指春夏播种,夏秋收割的绿肥,如田菁、柽麻、竹豆、猪屎豆等。
4. 按利用方式分为稻田绿肥、麦田绿肥、棉田绿肥、覆盖绿肥、肥菜兼用绿肥、肥饲兼用绿肥、肥粮兼用绿肥等
5. 按生长环境分旱地绿肥和水生绿肥
①水生绿肥,如水花生、水戎芦、水浮莲和绿萍;
②旱生绿肥,指一切旱地栽培的绿肥;
③稻底绿肥,指在水稻未收前种下的绿肥,如稻底紫云英、苕子等。
6. 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
①一年生或越年生绿肥,如柽麻、竹豆、豇豆、苕子等;
②多年生绿肥,如鼠茅草、山毛豆、木豆、银合欢等。
③短期绿肥,指生长期很短的绿肥,如绿豆、黄豆等。
绿肥的定义
三、绿肥的优势特点
1、来源广,数量大:由于绿肥种类多,适应性强,易栽培,农田荒地均可种植;鲜草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000~2000公斤,此外,还有大量的野生绿肥可供采集利用。
2、质量高,肥效好:绿肥作物有机质丰富,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养分,它分解快,肥效迅速,一般含1公斤氮素的绿肥,可增产稻谷、小麦9~10公斤。
3、改良土壤,防止水土冲刷:由于绿肥含有大量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绿肥有茂盛的茎叶覆盖地面,能防止或减少水、土、肥的流失。
4、投资少,成本低:绿肥只需少量种子和肥料,就地种植,就地施用,节省人工和运输力,比化肥成本低。
5、综合利用,效益大:绿肥可作饲料喂牲畜,发展畜牧业,而畜粪可肥田,互相促进;绿肥还可作沼气原料,解决部分能源,沼气池肥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和液体肥;一些绿肥如紫云英等是很好的蜜源,可以发展养蜂。所以,发展绿肥能够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四、绿肥的作用
1、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各种绿肥的幼嫩茎叶,含有丰富的养分,一旦在土壤中腐解,能大量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和各种微量元素。每千公斤绿肥鲜草,一般可供出氮素6.3公斤,磷素1.3公斤,钾素5公斤,相当于13.7公斤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绿肥作物的根系发达,如果地上部分产鲜草1000公斤,则地下根系就有150公斤,能大量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豆科绿肥作物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据估计,豆科绿肥中的氮有2/3是从空气中来的。
2、能使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以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绿肥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翻压后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转化为作物能利用的有效性磷、钾。
3、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绿肥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解,除释放出大量有效养分外,还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与钙结合能使土壤胶结成团粒结构,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调节水、肥、气、热的性能好,有利于作物生长。
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绿肥施入土壤后,增加了新鲜有机能源物质,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活动增强,促进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有效化,加速土壤熟化。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与网友投稿,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耕种帮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未登录 网友评论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