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首页 新闻 正文
耕种帮 2025-07-12 15:42:00 3909浏览 编辑:耕种帮

收藏

分享

3909

噁唑氟虫胺(isoflualanam)是2023年由清原农冠开发的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从结构上看其与异噁唑虫酰胺、氟噁唑酰胺以及氟雷拉纳、阿福拉纳、洛替拉纳、沙罗拉纳等各种拉纳结构类似,其核心特征就是结构中都含有异噁唑啉杂环。包括噁唑氟虫胺在内的部分该类化合物农业上被证明具有超高效、超广谱的杀虫/杀螨活性。在实际农业应用上,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单独的异构体或异构体混合物或盐以及单独的互变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混合物对于杀虫效果的影响较大,同时复配施药时对防效也具有明显的协同和增效作用,因此开发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在合成和制剂开发方面也超能体现出企业的技术水准。
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噁唑氟虫胺介绍
噁唑氟虫胺作用机理
推测噁唑氟虫胺与其他异噁唑啉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一致,属于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别构调节剂,神经毒剂。别构抑制GABA激活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引起过度兴奋和惊厥。GABA是昆虫神经兴奋传导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目前针对GABA这一靶标蛋白的不同结合位点,已开发了4代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且它们之间几乎不存在交互抗性,第一代以毒鼠强为代表、第二代有林丹、硫丹、氟虫腈等,第三代以阿维菌素为代表,第四代就是以异噁唑啉和间苯二酰胺类化合物为代表的如异噁唑虫酰胺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等。

噁唑氟虫胺应用
应用作物:大田作物、蔬菜、果树、油料作物、观赏作物、烟草、茶叶等以及非作物领域。农业上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极高,在所有目前了解的应用作物中未见有植物药害反馈,这一点要优于间苯二酰胺类。
靶标害虫:鳞翅目(如玉米螟、二化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等)、同翅目(如棉蚜、萝卜蚜、豌豆蚜、花生蚜、绿盲蝽等)、蜱螨目(如二斑叶螨、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等)、双翅目(如韭菜迟眼蕈蚊等)、鞘翅目(如黄曲跳甲、小猿叶甲等)以及蓟马(如棕榈蓟马、葱蓟马、烟蓟马等)等农业害虫,以及蟑螂科(如白蚁、蟑螂等)、蝇科(如苍蝇、蚊子等)等卫生害虫。
可开发剂型:15%噁唑氟虫胺SC、25%噁唑氟虫胺SC、20%噁唑氟虫胺WP。

噁唑氟虫胺复配推介
复配方面,噁唑氟虫胺可与抗生素类如阿维菌素、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介离子类如三氟苯嘧啶、二氯吡噻嘧啶、异唑虫嘧啶、噁唑虫嘧啶、双噻唑虫,双酰肼类如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环虫酰肼,新烟碱类如氟虫啶胺、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氟吡呋喃酮等,苯并噁唑类如噁唑磺酰虫啶、噁唑环虫啶等复配,以达到增效和协同作用。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与网友投稿,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耕种帮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未登录 网友评论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