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俗称造桥虫,属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的统称,各地发生普遍,尺蠖幼虫以叶片为食,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造成光秃现象。然后抽丝下垂借风力转到其他树上为害。

尺蠖种类
1. 槐尺蠖(槐尺蛾幼虫):危害国槐、龙爪槐等。
2. 桑尺蠖:桑树主要害虫。
3. 油茶尺蠖:危害油茶、茶树。
4. 春尺蠖:早春活动,耐低温,危害杨、柳等。

尺蠖特征
幼虫身体细长,通常呈绿色或褐色,与树枝、叶片颜色相似,具有拟态能力。腹足仅存于第6腹节和末节(臀足),移动时需将身体拱起呈环状,再向前伸展,形成独特的“丈量”步态。
成虫(尺蛾)翅膀宽大,静止时平展,部分种类有保护色,如枯叶状。
幼虫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是农业和林业常见害虫,危害果树(如苹果、梨)、茶树、桑树、杨树等。暴发时可能造成大面积叶片被啃食,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尺蠖发生规律
尺蠖一年可发生1~8代,以蛹在土中或树皮缝隙间越冬。翌年3~4月份羽化。雌蛾出土后,当晚爬至树上交尾,卵多产在树皮缝内,卵块上覆盖有雌蛾尾端绒毛。果树发芽时,幼虫孵化开始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9月份。尺蠖卵孵化期若遇到暴雨,对其有虫扩散不利,可造成大量幼虫自然死亡。
初孵幼虫十分活泼,爬行敏捷,吐丝习性强,可随风飘荡扩散。
幼虫1~2龄时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3~4龄后食成缺刻状。5龄后食量倍增,取食量占幼虫期的90%以上,3龄前幼虫白天静伏于叶柄或小枝上,很少取食,受到振动后即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多在白天吐丝下垂或直接掉在地面,进人松土内化蛹。成虫趋光性弱,白天隐伏于树丛中,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

尺蠖防治方法
1、冬季整枝修剪,促使株丛通风透光,可减少尺蠖的发生。
2、冬季结合修剪清园,清除花园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部分越冬踊和幼虫,有效减少来年虫源。
3、在幼虫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功夫3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用聚异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100亿多角体/ml)30ml/那个,加入0.1%的洗衣粉,在春尺蠖1~2龄幼虫达到80%时进行喷雾防治采用病毒防治,当年防治率达80%以上,翌年、第3年自然感病率仍在60%以上,可持续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