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首页 新闻 正文
耕种帮 2024-01-31 10:58:00 4723浏览 编辑:耕种帮

收藏

分享

4723

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即自然抗药性(耐药性)和获得抗药性两种。
1、自然抗药性
由于生物种类不同、同一种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同一阶段所处的不同环境条件,对药剂产生的不同的耐药能力,称为自然抗药性,也称为耐药性3自然抗药性是先天性的,天然存在的,只是因为害虫自身生理、行为及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耐药性差别很大,一般耐药性为卵>蛹>成虫>幼虫,不同龄期的害虫幼虫耐药性为老龄>四龄>三龄>二龄。休眠期的玉米螟幼虫对药剂具有很高的耐药力;稻纵卷叶螟在吐丝做巢后,对药剂的耐受能力将大大增加。

2、获得抗药性
即一般称为的害虫抗药性,是由于长期连续在某一地区使用一种药剂来防治某种害虫,由开始种群的敏感性,转变成后来种群逐渐具有抵抗能力的现象,称为获得抗药性。195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昆虫抗药性下的定义是:“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现象”。这种抗药性较前者而言,它是后天经过药剂多次应用训练的结果,是用药不当迤成的结果。在相对单一用药较短的时间内不会产生遗传性,可以随着抗性药剂品种的停用而消失。
获得抗药性可分为交互抗药性、多种抗药性和负交互抗药性三种。
(1)交互抗药性:一个昆虫品系由于具有相同的抗药性机制,对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用过的一种或一类药剂直接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称为交互抗药性。目前在昆虫的抗性品系中,这种抗药性发现得最多,如对溴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棉蚜和棉铃虫对其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有很强的抗药性。进行交互抗药性测定,可以正确指导药剂的轮换使用。
(2)多种抗药性:由于连续不断地同时使用多种药剂,而使昆虫种群对多种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称为多种抗药性。多种抗药性的产生由于昆虫形成了多类别的抗药性机制,对药剂的交替和轮换使用非常不利,往往再改用新类别的药剂也只有很短的有效期,都很快产生了抗药性。
(3)负交互抗药性:一种害虫种群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另一种杀虫剂反而比无抗药性种群更加敏感的现象,称为负交互抗药性。这种现象十分少见,但却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如对谷硫磷产生抗药性的螨,对拟除虫菊酯更加敏感;对甲基氨基甲酸酯产生抗药性的黑尾叶蝉,对N-丙基氨基甲酸酯更敏感;对敌百虫产生抗药性的淡色库蚊幼虫,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更加敏感等。在实际害虫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负交互抗药性的原理,选择适当的药剂,消灭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个体。

3、防止和控制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措施
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后,从防治的角度来说使防效大大降低,而且害虫的抗性程度会不断地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农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提高用药量的方法解决害虫的抗药性问题,这种恶性循;所导致的后果是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势必会带来农药残留和残毒问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威胁,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势必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影响,这也是化学防治方法的缺点之一。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防止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1)充分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国外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害虫综合治理(IPM)和我国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其总体思路是一致的,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其实质性内容都是要充分利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甚至包括人工的一切有效措施,互相交叉、互相配合、互相取长补短,尽量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和用量,真正实现多种防治手段交替应用的综合防治,尤其要注重生物手段的利用。实际上我国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在我国新疆等地发生蝗虫时,用放牧鸭群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蝗虫的密度;在我国春玉米主产区利用白僵菌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药次数;用糖蜜诱杀剂引诱鱗翅目害虫成虫,集中消灭;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粉蝶、小菜蛾和烟青虫及用草铃防治苜蓿蚜虫等,既达到了防治效果,又体现了综合防治的基本思路。
(2)交替与轮换使用农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多与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农药品种有关,因此,在同一区域内不要长期连续单一地使用一个农药品种,以此切断抗性种群的发生与发展。不同药剂的交替与轮换使用,由于其作用机制、作用方式、使用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害虫的抗性机制难于形成,也就不容易形成优势的抗性种群,交替与轮换用药时要充分注意到所交替或轮换的药剂品种,是否有交互抗药性,再决定是否可以应用该农药品种。
(3)采取混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害虫的抗药性发生速度。但混剂也存在抗药性的问题,如果长期连续单一使用某一种混剂,同样具有抗药性的危险,而且可能是多重抗药性。
(4)降低药剂用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药剂用量,会保留一定数量的敏感个体,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减少用药次数或加长用药间隔期,可以降低药剂的选择压,减缓抗药性的发展速度。
(5)多用选择性的农药,少用残留期长的农药:这里所提到的选择性,主要是指农药对害虫天敌的选择性,施用这类药剂会使天敌得到良好的保护,利用天敌控制一部分害虫,减少单一使用农药的压力。少用残留期长的农药,其目的是让害虫与药剂的接触时间缩短,使害虫缺少经常与药剂接触的环境,降低抗药性的发展速度。
(6)使用增效剂:杀虫剂中所使用的增效剂,多数是以抑制害虫体内的解毒酶为作用目标,降低药剂对害虫的选择压。但增效剂的筛选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需要大量资金,往往会遇到一类品种或一个品种就需要一种增效剂,形成了“一对一”的局面,大大增加了药剂的成本。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选用两种类别不同的药剂进行混用,而且混用后体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如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混用,大都具有增效作用。
(7)选择害虫的敏感期施药:害虫的敏感期是施药的关键点,大量的研究事实已经证明,鳞翅目害虫的老龄幼虫对药剂的自然抗药能力和抗药性的发展速度,比低龄幼虫要强和怏,尤其是从低龄幼虫就接触药剂,未被杀死而存活至老龄幼虫,会大大增加这些个体的抗性水平,给下一步的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与网友投稿,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耕种帮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未登录 网友评论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