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铜可粗略分为水溶态、交换态和难溶态3种。有效铜是指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铜,包括水溶态铜和交换态铜,且以后者为主,因前者含量甚微。依据土壤pH的高低,水溶铜呈现不同形态,当pH低于6.9时,以铜离子为主,当pH高于6.9时,氢氧化铜是主要形态。pH每降低1个单位,铜离子的溶解度就增加100倍。据此可以推断,烟台地区土壤酸化的果园,一般不会缺铜,而且,果树还经常喷含铜的农药,如波尔多液等,铜离子有大量残留。交换态铜是土壤胶体,主要是有机胶体,所吸附的铜离子和铜的螯合物,不易被其他离子重新交换出来。难溶态铜对作物无效,存在于黄铜矿、辉铜矿等矿物中。通常认为,每千克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0.3毫克为低水平,高于1.0毫克为高水平,0.3~1.0毫克为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