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首页 新闻 正文
耕种帮 2025-06-25 04:03:00 2246浏览 编辑:耕种帮

收藏

分享

2246

夜蛾以成虫夜出飞往果园危害果实,成虫随口器的构造和取食性不同而分为三类:1、喜食健果类:如嘴壶夜蛾、枯叶蛾等,其口器端部尖锐并角质化,很少吸食烂果。2、健烂果兼食类:如宽巾夜蛾,其口器端部尖锐且坚硬。3、喜食烂果类:如旋目夜蛾、青安母夜蛾等,其口器羰部柔软,不能穿刺果皮。通常成虫在柑橘果实近成熟时,以口器刺破果皮,插入果肉内吸食汁液。被害果刺孔周围常表现不同害状,重则致果实软腐脱落,轻则外表仅现一小孔,内部果肉呈海绵状或腐烂,早期危害不易被发现,常在贮运中造成腐烂。
什么是夜蛾
夜蛾发生规律
1、嘴壶夜蛾1年发生4代,以幼虫或蛹在野生植物上越冬,成虫夜间产卵,幼虫全年可见,但以9~10月份发生量较多。幼虫老熟后在枝叶间吐丝黏合叶片化蛹。成虫危害果实主要受果实成熟度和温度的影响,果实有一定的成熟度才会受害,温度在16℃以上时危害最重,夜间温度13℃时显著减少,10℃左右停止取食。成虫略具假死性,对光和芳香味有显著趋性。危害高峰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果实的采摘,危害减少和终止。
2、鸟嘴壶夜蛾1年发生4代,幼虫、成虫均可越冬,5~11月份均可发现成虫。成虫略有假死性,产卵于果园附近背风向阳处的汉防已或木防已叶背。幼虫以叶片为食料,所以靠近山林或盛长灌木杂草的果园受害重。幼虫行动敏捷,有吐丝下垂习性,白天多静伏静伏于荫蔽的木防已叶下或周围杂草丛中及石缝等处,夜间取食。初龄幼虫多食木防已顶端嫩叶,吃成网状。三龄后幼虫沿植株向下取食,将叶吃成缺刻,甚至整叶吃光。老熟时在杂草丛内缀叶结薄茧化蛹。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即黄昏后飞往果园危害果实,喜食好果,天明后则陷落在杂草丛中。9~10月份为危害盛期。
什么是夜蛾
夜蛾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灭卵及初孵幼虫。利用成虫产卵成块,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的特点,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人工摘卵和消灭集中为害的幼虫。
2、利用吸果夜蛾成虫夜间活动和有趋光性的特点,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危害。
3、用糖醋液或胡萝卜、豆饼等发酵液,加少许红糖、敌百虫进行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进行诱杀。
4、在7月份前后大量繁殖赤眼蜂,在脐橙园周围释放,寄生吸果夜蛾卵粒。

5、在吸果夜蛾开始危害时,可喷洒5.7%氟氯氰菊酯乳油、或2.5%氯氟氰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除尽(螨腈)悬浮剂 1 500倍液,或0.8%方除(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 1 5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 4 000倍液,或5%美除(虱螨脲)乳油 800倍液,或2.5%菜喜(多杀毒素)悬浮剂 12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 800~1 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 2 000倍液进行防治,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为了延缓该虫的抗药性,应注意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少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采用低容量喷雾,除了植株上要均匀着药以外,植株根际附近地面要同时喷透,以防漏治滚落地面的幼虫。

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什么是夜蛾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与网友投稿,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耕种帮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未登录 网友评论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最新文章